当前位置:首页 > 专题 > 网民看日照

感知日照丨天下苦“黄牛”久矣,“黄牛”啥时候“黄”?

来源:东行记事 发布时间:2024-08-27 10:10:43

近日,有游客在社交平台发视频称,“陕西历史博物馆迟迟预约不上!要找‘黄牛’在旅行社购买团队票,有时候票价达到498元一位。”对此,陕西历史博物馆工作人员回应称,博物馆门票是以预约方式免费发放的,目前已联合公安机关在打击“黄牛”。

图片

说起“黄牛”,人们会自然联想起兢兢业业、任劳任怨的形象,并充满敬意。但是有一种“黄牛”却让人恨得牙痒痒。他们靠着所谓灵敏的“嗅觉”,在法律边缘疯狂地试探、一通捯饬,赚得盆满钵满。“黄牛”倒票成为医疗、景区、博物馆、演唱会、交通等行业的顽固“牛皮癣”,不仅严重扰乱市场秩序,还出现患者挂不上号耽误治疗的后果,其危害不言而喻。

image.png

可以说,近年来,有关单位对此不可谓不重视,执法部门惩治不可谓不严厉,每年都有为数不少的“黄牛”被绳之于法。但是,从实际效果看,“黄牛”倒票却年年“喊打”年年有。如今的“黄牛”不仅倒卖热门景点门票,就连知名大学免费参观门票也打起主意,令人防不胜防。除此之外,还有一些假“黄牛”以帮忙预约的名义卖票,拿到钱后就“失联”了。

有人提前定好闹钟都买不来一张票,有人找了好几个朋友一起帮忙才拼到一张入场券。“黄牛”的票到底是从哪来的?

image.png

据媒体报道,黄牛票主要有两个来源:一是官方售票渠道,如大型演出公司的销售渠道;二是黄牛党的非法手段,如利用机器人抢票、雇佣人群排队抢票等。有了技术加持,黄牛确实比普通人看起来“牛”得多。

为了遏制“黄牛”的行为,一些演唱会的主办方采用了强实名制购票方式,即每个观众都需要提供身份证等信息进行实名认证,以确保门票的唯一性。然而,在一些“黄牛”看来,这种实名制仍旧有“钻空子”的机会,可以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大量身份证信息进行实名购票,绕过实名制的限制。

image.png

黄牛以其独特的低买高卖商业模式在市场上如鱼得水,他们的贪婪无度也令人深恶痛绝。屡禁不止、盘根错节、顽疾难治,“黄牛”凭啥这么“牛”

在中国,一些人喜欢在现场观看演出或参加体育活动等,这导致了热门门票的市场需求强烈。偶像演唱会的门票买不到,找“黄牛”吧;热门博物馆预约不到,找“黄牛”吧。网上不时有人求助——哪里可以找到靠谱的“黄牛”?

尽管通过“黄牛”购票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,但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,不惜花费巨额资金从“黄牛”手中购买门票的行为,恰恰为“黄牛”提供了生存空间。因此,要想真正打击“黄牛”,需要改变消费者的消费习惯,减少对“黄牛”的需求,让“黄牛”无路可走。

image.png

整治“黄牛”乱象,需多管齐下。相关部门要加大对黄牛倒票行为的打击力度,提高违法成本。景区应优化预约系统,采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放票机制,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时监测,对批量抢票、频繁退票等疑似“黄牛”行为进行拦截和惩处。有关服务商也要聚焦个别资源的稀缺属性,有效增加供给,推动形成产品生产、交换、分配、消费等方面的平衡。

image.png

可以预见,打击“黄牛”活动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问题。在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还需“拉长战线”,继续查漏补缺,从根源上加强执法、从监管上严格管控、从技术上精准抓获、从思想上凝聚共识,还消费者一个风清气朗的消费市场,维护行业秩序的健康发展,让“黄牛”彻底变“黄”。(图片源自网络)

编辑:王晓菡
审核:徐蕾
统筹:刘佳秀